备案号:粤ICP备18066426号
|
书香世家: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浏览数:357次
![]() 书香世家: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是黄基和黄遵宪故居,也是大革命时期及红色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巾帼英雄黄玉兰和嘉应大学之前身:“广东省立梅州师范”和“广东省立梅州女子师范”开创办校长黄遵庚、黄春英故居。禄善堂黄屋已于2016年被市相关单位评为历史古建筑和通过市级文化俱乐部建设,2020年9月定为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下市禄善堂是朴泉(讳润)公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55--1765年),有265 多年历史,占地面积3658平方米,建筑面积2409平方米,有房间108间。座东南向西北,一围、二斗门,三进、六横、九厅、 12廊、22天井、前有半月形池塘,是一座历经风雨,制造精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型二斗门(该结构在梅州很少见)大型殿堂式客家围龙屋。禾坪上曾立有八座楣杆,代表禄善堂曾涌现出至少八位举人和进士。 黄基是禄善堂开基祖朴泉公第七子学锦公的孙子,黄遵宪是朴泉公第六子学诗公的曾孙,经专家考证禄善堂黄屋是书法、数学、天文学家黄基进士和现代著名诗人、教育家黄遵宪出生地。 禄善堂黄屋开基祖朴泉(讳润)公(1730—1829),钦命旌褒五代同堂,讳润,字桂柏,谥孝创,百寿。朴泉公30岁那年,凭借一双慧眼帮助交易商收支银两,开设当铺,积累了不少的财富。朴泉公与其“孝创公尝”(禄善堂族产)为八大房子孙建(分)房屋:善庆堂、爱日堂、德赞楼、怡怡堂、汪波、诒善堂、老楼下等,并建私塾三间:上学堂(光黄学堂)、汪波学堂、桐华学堂等成就现攀桂坊(下市),还有黄圹的昆玉楼众多黄姓围屋。 出身梅城江南圣人寨名门的梁辟村先生,是同盟会员、南社诗人梁扩凡的儿子,也是举人、外交官梁诗五的侄孙。他在所著的《僻尘室读书偶记》介绍梅州鼎盛的人文时,专门提及梅城的三大书香世家:“其时,读书人以三堂称盛,即下市禄善堂黄,圣人寨闲初堂梁,三坑留馀堂张。梅县虽为嘉应州治,亦为僻州县,向无大富大贵。“禄善堂”有科甲,但非直系,亦不是数代相连,惟黄公度父子最有名。留馀堂有科无甲,桂苑联芳,亦只三代。独吾家五代相连科甲,较之丙村井塘温姓,七科七举,尤为难得。” 这里说到的“禄善堂黄”,正是黄遵宪的高祖父朴泉(讳润)公开创的书香家族。然而,梁辟村先生对“禄善堂”科甲“不是数代相连”的评判,却是一个了解史实不细致的误会。其实,禄善堂在它开枝散叶的一百多年里,四代人间,至少培养出一位进士九位举人,虽非一个直系连续专美,也是代有才人引领风骚。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书香世家还伴随着商业世家的头衔,涌现一批具有营商天赋的人物。 禄善堂是个三堂六横的巨大围龙屋,斜对着攀桂坊的张家围,规模宏大,厅堂里竖立的是巨大的木柱子,建筑的构件精雕细琢。这样的房子不是一般人有实力建造的,黄遵宪和他的伯叔祖辈们应该感谢朴泉公,这位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开基祖。 朴泉公以坚毅的意志,实现从赤贫到创富的飞跃,更把自己的惊人记忆力、精明的头脑,以及读书的优良基因,影响了几代人。他建筑的禄善堂,不但为子孙提供遮风挡雨的好所在,也是子孙得以求学上进的书香馥郁之地。 黄遵宪曾撰文追述高祖父艰难创业的一生:“吾祖自移居攀桂坊,族姓繁衍,析产日薄。逮府君而贫甚,竹笠草履,包饭趁圩,为人书牛契。”后来,朴泉(讳润)公又从事银钱鉴别的业务,凭借一双慧眼帮助交易商收支银两,终于积累了不少的财富。30岁那年,朴泉公开设当铺,从事典当行业,“典肆凡四五所,子孙屡业富饶。”典当业从此成为黄遵宪家族数代经营的商业模式。朴泉公选择在祖屋北面,与张家围相对之处,建起屋宇禄善堂。 朴泉公的曾祖父恬生公后裔繁盛,儿子黄立中、孙子黄朝凤中武举人,孙子黄炲、曾孙黄梅中文举人。玄孙黄奎举中武进士,玄孙黄学猷、黄学古先后在嘉庆十八年和嘉庆二十一年的乡试登榜。据有关文献,黄学古是个精通音律的高手,攀桂坊的翰林李黼平曾有七古长诗《听黄生学古弹甘州》提到:“黄生弦声最幽慢,儿女深闺语恩怨。弦弦掩抑忽置之,回声自写甘州词。”攀桂坊黄家第一位能填词会弹奏音乐的多才多艺者,当推第20世的成员黄学古。 因祖父黄用中、父亲黄鸣凤分别是庠生、太学生,朴泉(讳润)公的这一房后来虽然从事商业活动,并没有放弃崇文重教的理念。公年轻的时候,娶了西阳直坑钦赐进士钟錩的孙女,注意与书香家族的联姻,并且形成了传统。黄遵宪的曾祖父黄学诗、祖父黄际升都继承上辈的商业行当,但先后娶了翰林李象元的后裔、解元梁念祖的孙女。黄基的祖父黄学锦则娶了司马第刘屋举人刘凤岐的孙女。 良好的遗传基因以及言传身教的作用,书香世家大量的藏书和浓郁的读书风气,在朴泉公的儿子一代,就出了贡生黄学陶、黄学锦、国学生黄学诗。朴泉公的孙辈出了四位知名人物,一位是道光年间的举人黄俊,其次是同治年间的举人黄敬元,后两人是黄学诗的两个儿子,亦即黄遵宪的伯祖父黄际昌和黄际虞。黄际昌是黄遵宪曾祖父黄学诗的长子,母亲李氏来自公孙三翰院的李象元家族。他富有开拓冒险精神,长期在遥远的边陲地区云南的大理、丽江做官,后任昆明附近的嵩明州知州,曾接母亲和弟弟黄际升往云南居住,最后逝世于云南任上。黄际昌的四弟黄际虞,号宾门,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举人,担任福建仙游知县。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战火波及福建,黄际虞死于战乱之中。 为解决人口繁衍带来的居住窄狭的困难,黄遵宪的曾祖父学诗公,选择禄善堂后侧东南面,由“孝创公尝”(禄善堂族产)出资建起一座两层拥有62间房屋的德赞楼,附设有桐花书屋。德赞婆李太夫人知书识礼和对客家儿歌的吟唱,对幼年的黄遵宪曾起到难以磨灭的启蒙印象。黄遵宪成长的年代正是禄善堂家族走向鼎盛的时期。 禄善堂黄屋近二百五十余年间,正是朴泉(讳润)公开创的书香世家,书香家族浓郁的读书风气,祟文重教,人才辈出,积淀着无穷人文底蕴。朴泉(讳润)公“五代同堂”世家(十九世至廿三世)有科名官职的人物共152人,其中文进士一名(黄基),文举人十一名(际虞、鸿藻、鸾藻、遵宪、遵楷、大鹏、学猷、学古、黄俊、敬元、腾骧),武举人二名(奎象、逢辉)。还有大革命时期及红色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巾帼英雄黄玉兰,以及黄元昌、黄诵梅、黄诰祥、黄元友、黄遵庚、黄海章、黄毅宏、黄金佑、黄祟佑、黄春英、黄元化、黄延济、黄云瑞、黄咸宣、黄律宣、黄文英、黄文彦、黄检昌、黄仁标、黄银生、黄广昌、黄闽昌、黄海昌等许许多多将校、校长、教授(副教授)、学者、专家等人物。还有《一房一进士九举人》、《一门三将军》、《一房十八位诗人》等人文佳话。 从禄善堂黄屋开基祖朴泉(讳润)公建办私塾三间;黄遵宪创办东山书院(东山中学之前身);黄遵宪叔父黄鸾藻创立“祟实书院”(梅州中学之前身);黄遵庚创办梅州农校和嘉应大学之前身:“广东省立梅州师范”首任校长;黄春英首办“广东省立梅州女子师范”(嘉应大学之前身);黄遵宪嫡孙黄能立等人创办“桂里小学”(现梅江区人民小学之前身)和《一屋九校长》、《一横屋四校長》等人文佳话,可以看出下市禄善堂人在推动梅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足见这里的文化底蕴之深厚,人才辈出,奇葩竞放。 资料: 1、梅州日报,2017年2月20日,《黄遵宪家族:由商而仕的书香世家》; 2、中华书局《黄遵宪年谱长编》,2019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16页;第16页;“三月二十四(4 月 27日),黄遵宪生于嘉应州城东攀桂坊(今梅州市梅江区下市)黄屋禄善堂老屋西头第四房。” 3、《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简介》; 4、梅江区宣传部编《梅江私塾》,第五节:<祟实书院:梅州中学之前身 人才辈出之灵地>,文中讲到“祟实书院在北岗文祠之右,光绪五年(1879),由绅士黄鸾藻、张……创立”; 5、广东语文学会近代文学研究会和人境庐管委会编辑《黄遵宪研究》一书(选自1982年3月5日至9日《黄遵宪研究学朮交流会》部分论文),第322页,“黄遵宪嫡长孙黄能立则在家创办了桂里小学”(即现梅江区人民小学)。 等资料综合整理 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简介攀桂坊(下市)禄善堂黄屋是黄基和黄遵宪故居,也是大革命时期及红色苏区巾帼革命先驱黄玉兰和是嘉应大学之前身:“广东省立梅州师范”和“广东省立梅州女子师范”开创办校长黄遵庚、黄春英故居。禄善堂黄屋已于2016年被市相关单位评为历史古建筑和通过市级文化俱乐部建设,梅江区政府于2020年9月8日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下市禄善堂是朴泉(讳润)公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55--1765年),有265 多年历史,占地面积3658平方米,建筑面积2409平方米,有房间108间。座东南向西北,一围、二斗门,三进、六横、九厅、 12廊、22天井、前有半月形池塘,是一座历经风雨,制造精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型二斗门大型殿堂式客家围龙屋。禾坪上曾立有八座楣杆石,代表禄善堂曾涌现出至少八位举人和进士。 黄基是禄善堂开基祖朴泉公第七子学锦公的孙子,黄遵宪是朴泉公第六子学诗公的曾孙,经专家考证禄善堂黄屋是书法、数学、天文学家黄基进士和现代著名诗人、教育家黄遵宪出生地。 朴泉公(1730—1829),钦命旌褒五代同堂,讳润,字桂柏,谥孝创,百寿。朴泉公30岁那年,凭借一双慧眼帮助交易商收支银两,开设当铺,积累了不少的财富。朴泉公与其去逝后设立的“孝创公尝”(禄善堂族产)为八大房子孙建(分)房屋:善庆堂、爱日堂、德赞楼 、怡怡堂、汪波、诒善堂、 老楼下等,并建私塾三间:上学堂(光黄学堂)、汪波学堂、桐华学堂等,还有黄圹的昆玉楼众多黄姓古民居。 下市禄善堂近二百五十余年间,正是朴泉公开创的书香世家,书香家族浓郁的读书风气,祟文重教,人才辈出,积淀着无穷人文底蕴。朴泉公“五代同堂”世家(十九世至廿三世)有科名官职的人物共152人,其中有文进士一名(黄基),文举人九名(际虞、鸿藻、鸾藻、遵宪、遵楷、大鹏、黄俊、敬元、腾骧)。现代还有黄元昌、黄诵梅、黄诰祥、黄元友、黄遵庚、黄海章、黄延凯、黄延毓、黄毅宏、黄金佑、黄祟佑、黄春英、黄元化、黄延济、黄云瑞、黄咸宣、黄律宣、黄文英、黄文彦、黄检昌、黄文楚、黄文江、黄仁标、黄银生、黄广昌、黄闽昌、黄海昌、黄晖等许许多多将校、校长、教授(副教授)、学者、专家等人物。还有《一房十举人(一进士)》、《一门三将军》、《“五代同堂”十九位诗人》、《首位执教南洋的女诗人黄张素珍》等人文佳话。 从下市禄善堂朴泉公建办私塾三间;黄遵宪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东山中学之前身);黄遵宪叔父黄鸾藻创立“祟实书院”(梅州中学之前身);黄遵庚创办“梅州农校”和“广东省立梅州师范”(嘉应大学之前身)并首任校长;黄春英创办“广东省立梅州女子师范”(嘉应大学之前身)并首任校长;黄遵宪嫡孙黄能立等人创办“桂里小学”(现梅江区人民小学之前身)和《一屋十校长》、《一横屋四校長》等人文佳话,见证了梅州从科举到现代教育的辉煌历史。
黄玉兰(大革命时期及红色苏区巾帼革命先驱) 黄玉兰(1905―1981) 梅州攀桂坊(下市)禄善堂人,大革命时期及红色苏区巾帼革命先驱,嫁梅县区松源横坊村喜从堂温卓峰。 1922年梅县女子师范学校就读,1924年受聘留校任校。1925年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分会执委,1926年2月,省妇女解放协会执委邓颖超、张婉华以省国民党部特派员身份先后来梅推动革命运动,同年冬黄玉兰经邓颖超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7年参加过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周文雍、恽代英、杨殷、叶剑英、聂荣臻等中共领导人发起的广州起义,1933年南洋临委党组织要求他夫妇俩回国隐蔽革命。1981年后曾任梅县和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国妇联等有关单位任职。曾带病整理了不少珍贵革命历史资料和写有百万字的《在革命的洪流中》一书。于1981年11月25日,黄玉兰因病不幸逝世,享寿76岁。
一屋十校长禄善堂黄屋(不完全统计)曾出现十位校長: 东山书院主讲(院长) 黄莘田 (贡生,黄基之父); 梅县农校校长 黄遵庚 (黄遵宪亲堂弟,留学日本,农学博士); 省立梅州女子师范校长 黄春英 (黄遵庚女儿、大学生); 梅州中学校长 黄金佑 (黄遵宪堂侄孙,大学生); 梅县县立中学校长 黄元友 (黄遵宪堂侄,留学日本); 广州护士学校副校长 黄文英 (黄遵宪堂侄孙女、大学生); 东街小学校长 黄履解 (黄遵宪嫡亲堂侄、大学生); 桂里小学校长 黄洪佑 (黄金佑兄弟、大学生); 恬生小学校长 黄文中 (黄元友儿子、大学生); 梅师附小校长 黄文思 (黄元友女儿、大学生)。
“五代同堂”十八位诗人梅州下市禄善堂开基祖润公(孝创公),有子八人,传下“五代同堂 ”诸孙、曾、玄裔两百余人,考取功名的人比比皆是。这样,其世家便由黄润营商开始,后辈走上“忠孝传家国,诗书训子孙”(黄基联语)的科举仕途之路。根据黄氏族谱和现今资料可知,黄润“五代同堂”世家出了二十位诗人,其中 14 位诗人及其诗什,刊载在清末嘉应州《梅水诗传》上,另外“五代同堂”之后的六位诗人活跃在近现代诗坛上。这样,以黄遵宪为中心的二十位诗人的诗篇,便成了中国诗坛上第一部“五代同堂”诗篇。不知全国各族各姓谁与比肩。兹将二十位诗人一一简介如次。 1、廿三世,黄遵宪,光绪二年举人,举世公认为“祖国十二诗人”,与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同列。 2、廿一世,黄莹辉,字眉谷,诸生。《梅水诗传》收录其诗4 首。遵宪从堂祖叔。 3、廿一世,黄尔解,诸生,落落不拘,慷慨负气,临终自作挽联,淋漓痛快,远近传诵。《梅水诗传》收录其诗8 首。遵宪从堂祖叔。 4、廿二世,黄鸿藻,字雁宾,号逸农,举人,官户部主事,广西思恩知府,著有《退思书屋诗草》、《逸农随笔》五辑。《梅水诗传》收录其诗59 首。遵宪之父。 5、廿二世,黄鸾藻,字问琴,举人,官信宜教谕。《梅水诗传》收录其诗8首。遵宪二叔父。 6、廿二世,黄基,号篑山,同治二年进士,官礼部主事,江苏知府。《梅水诗传》收录其诗23 首,后人为其出版《万事好庐诗抄》、《黄基诗书画遗集》。遵宪从堂叔,写有《祭家篑山叔文》。 7、廿二世,黄焕杰,庠生,著有《湖天居士草》诗集。《梅水诗传》收录其《程江晚眺》二首。遵宪从堂叔。 8、廿二世,黄大鹏,字搏霄,嘉庆丁卯举人。《梅水诗传》收录其诗2 首。遵宪从堂叔。 9、廿二世,黄大勋,字笑山,廪生,著有《黄雪山房诗草》。《梅水诗传》收录其诗32 首。遵宪从堂叔。 10、廿三世,黄遵路,字公望,诸生。《梅水诗传》收录其诗22 首。遵宪二弟。 11、廿三世,黄锡瓒,字伯鬯,诸生。著有《寸心草堂遗稿》。《梅水诗传》收录其诗13 首。遵宪堂兄,写有《代挽伯鬯茂才尊人联》。 12、廿三世,黄济,字秋帆,廪生,著有《赏雨山房诗草》。《梅水诗传》收录其诗 7 首,《梅水诗传》录其诗7 首。遵宪从堂兄。 13、廿四世,黄履通,讳秉枢,字伯权(1884—1965,82 岁)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商科,历任厦门、新加坡中国银行行长。其诗收录于《梅县历代诗选》、《追述黄公度之生平》。遵宪胞侄。 14、廿三世,黄张素珍(女,1866—1939),娘家为留余堂张氏名门望族,赴南洋执教七年。回乡后,又在女师、广益、喜善等校执教十多年。后人收录其诗篇77首,连同其子黄子敏(履解公)诗编成《追慕录》传世。是首位乘风破浪下南洋执教的文化传播者,她是民国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遵宪堂弟媳。 15、廿四世,黄履解(1894—1944),号子敏,毕业于广东高师(中山大学前身),执教于中、小学,曾任东街小学校长。后人将其诗与其母黄张素珍诗合编,由黄诵梅将军作序《追慕录》诗集传世,遵宪堂侄。 16、廿四世,黄之骏,家名诵清,为进士黄基(号篑山)之长孙,故又号篑孙。1911 年赴日留学回国后,在京沪两地教书,并参加柳亚子发起的“南社”诗社,《南社诗集》收入他 20 余首诗。遵宪从侄、门生。 17、廿四世,黄海章(1897—1989),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广东语言文学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1945 年抗战结束后,刊行《黄叶诗抄》,解放后出版《黄叶楼诗》上下册。遵宪从堂侄。 18、廿五世,黄广昌,2020 年86 岁。中专执教40 余年,原梅州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从53 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文百余篇(首),诗作收入《全球当代客家著名诗人诗词精粹》、《世界传世诗词全集》、《当代诗词百杰作品选》等十多部诗词集、被授予“共和国杰出诗人”、“共和国功勋诗书画大师”、“当代诗星”等各种荣称。进士黄基曾孙。 从以上二十位诗人的简介中可以看出:1、历史跨度大——跨越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代。2、前无古人——五代同堂二十位诗人瓜瓞绵绵,一脉相承。3、品位极高——包括五千年顶级的“祖国十二诗人”,皇帝殿试的进士,民国名气最大的“南社”诗人,全国鼎鼎有名的教授导师,“最受人民欢迎艺术家”获奖者, 等等。4、出书最丰——20 位诗人出书25 种以上。因此,足于独步诗坛,震古烁今,夸耀历史,焕彩千秋。 收集整理:黄广昌
|